- 文字版
- 原貌版
1无极态
意象:
身体恭肃,和思澄澈,洗心涤虑,一任静寂。
动作:
身体直立,面部端庄,眼神微闭或平视,内察周身;呈放松态。头手肩肘胯膝足等皆无主观动作表现;一任自然。如图4-1-1至4-1-2所示。
孙禄堂先生有言:行无极态式时,“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示,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征兆”,即是此意。
2太极态
意象:
《蒙古密法简介》一文中有言:“妙在整念,安排各端,心系唯一,诸般安然”可用于形容行太极式时的整体思维状态。此外,这种思维状态可推及太极态式以后诸式用意。进一步讲,“整”即是统筹考虑周身各大关节,即头、手、肩、肘、胯、膝、足等。安排即是用“九要”去安排,去保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状态。所以,太极态式一发动,则需“九要”齐备。且以后各式均需保持“九要”规矩,须臾不可离之。如此,方能渐进“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达到身体运动时的高度协调有序。
动作1:
两足根略略相并,两脚尖分开成90度角;两手略松平展。此动作可喻示无极之末,太极之始;称之为无极态中之有极态,是无极态和太极态的转关态。如图4-2-1所示。
动作2:
两手微张,收至两胯前,虚抱小腹。两臂微屈,两肩松开。右足尖向里扭直,与左足成45度角。头与右足向里扭时,同时向左边扭转;两眼随即向左前方看去。此时,意观全身,将心稳住;气往下沉,用意塌住腰。全身动作要自然,不可用拙力塌劲。头扭转之时,要用心意调动全身各部,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的状态。据此,以后各式状态均需以达到“身体轻灵,内外一致”为标志。
3懒扎衣
动作1:接上式;先将两手合向里扭,扭至两手心相对。拇指领劲,两手徐徐地向左前方如同抱一圆球沿外弧线抬起,高与肩平。
动作2:接上一动作;上述动作将停未停之际,两手仍如同抱一圆球靠着身子返划内弧线至小腹前,两手心平直相对。动作1和2动作中的所谓呼吸是为了配合身体放松之用。本套拳中其他诸式演练过程中,习者可斟酌使用,切勿刻意强求,以至呼吸不畅,影响锻炼效果;一般练习过程中,以自然呼吸配合为主。
动作3:接上一动作;前动作将停未停之际,左足向左前方迈去,两手心相对着随即抬至心口前;足后跟落地瞬间,两手即从心口窝向左前方徐徐一气伸去。伸至极处,两肩松开,同时往回缩劲;两股前节要有力。以上蹬顶伸缩皆是在虚灵顶劲的基础上,用意不用拙力。右足在两手前伸之时,同时向前跟步,足尖着地,离前足距离自觉适度即可。左足在身体重心前移过程中,渐渐全足着地。两手仍如同抱着圆球状。两眼向两手当中的方向看去。
动作4:接上一动作;外形似停,而内中之意不停。两肩和两腿里根均用意尽量往回往里缩劲。腹内要圆满虚空,神气收敛入骨,逆运至丹田。随即两手一气着,往右、往里收至右肩前,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与右手鱼际相齐。左足尖仰起,左足跟为轴,与身手同时向右边旋转。重心移至右脚过程中,右足也徐徐全足着地。两眼望着右手看去。勿停。
动作5:接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