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序言
沈寿老师五岁时即遵其祖母之命,师从松溪征南派内家拳巨擘童崇武习武。年方弱冠,便仿古人四言歌诀体裁,写下《内家拳法》八篇。分别为《武德篇》、《精气篇》、《方略篇》、《机势篇》、《虚实篇》、《刚柔篇》、《变通篇》、《周旋篇》。其各篇均为四言六十四句,故又名《内家四字经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沈师遍翻旧箧,仅得幸存拳法《精气篇》、《方略篇》、《机势篇》、《刚柔篇》、《变通篇》等五篇。其中,《武德篇》、《虚实篇》和《周旋篇》等,因年代久远已先后亡佚。沈师留言:“只好容后补撰了。”自幸存之《拳法》五篇出版至如今,已近三十年了。沈师大德大寿,亦已八十,一直忙于解道授惑,《拳法》八篇至今未能补全。今笔者不揣浅陋,狗尾续貂,除补足《拳法》八篇外,增益《开合篇》、《洞微篇》等二篇,凑成《内家拳法十篇》。而每篇的内容完全重新撰写,也不再局限于每篇六十四句,而是按照每篇内容的多少而撰定。故只是借用《拳法八篇》的篇名而已。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只是借用了《内家拳法》八篇的若干篇名,但每篇的内容,都是笔者站在沈寿、傅钟文、赵安洲等诸恩师的肩膀上,将他们平时辛勤教育的内容,所作的一次整理和总结。今借中国内家第一刊《武当》一角以奉献同好,仅供参考。其中浅陋和疏失之处,恳请海内外高尚学士、行家里手,尤其是同门贤哲和读者指教,使之渐臻完善,以共襄其成。
一、武德篇
星有大道,人有大德,道德合真,生命永恒。
道满乾坤,德满人间,大德大悟,大道通省。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疏导引路,纯朴天真。
文贵文风,武重武德,文武合德,道艺高深。
义德为上,威武为下,柔弱尚德,天下永晟。
树立道心,明道立德,祛除杂念,以戒为尊。
修道养德,智不恋尘,非不弃世,敬德存神。
修道持身,积德累行,扬善止恶,舍妄皎正。
有德之善,思好幽深,交重仁爱,对人坦诚。
以德治道,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守中持衡。
人道为本,与人为善,广施阴德,普济众生。
人生难得,道德于身,不轻视人,不欺负人。
道德润身,宽容忍让,尊敬师长,谦虚谨慎。
心存正念,光明正大,曲全谦退,无为不争。
怀修涵育,修己立人,事了拂衣,深藏名声。
襟怀恬旷,明察事机,沉机默运,智勇深沉。
恭廉修行,见义勇为,不求闻达,舍己成仁。
养气增命,竞扑全身,致知力行,应变制胜。
专恒于道,行其气功,抵于无凌,其气浑沌。
圣哲昭垂,当知所戒,善自韬藏,君子德盛。
君子行径,可以托孤,百里寄命,临节不崩。
寄身锋端,性命可怀,捐赴国难,碎骨粉身。
二、精气篇
天有三宝,日月星辰,人有三宝,精气神功。
精乃生人,气乃养命,神乃为人,混冥昌隆。
精乃气母,又为神宅,精足气充,精固神永。
天出其精,聚合成灵,灵气在心,神诚于中
精之与气,云水相肇,相互化和,和合霜熔。
精化成气,气聚凝精,形态虽异,实则雷同。
精主化生,气主作用,神主宰制,各尽其用。
精气相滋,慈柔中和,无所不应,遇触圆融。
精之与静,静而非静,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