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二十六、翻身撇身捶
撇身捶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五种拳法之一,在整套的拳术演练中,出现了“转身撇身捶”与“翻身撇身捶”的两种不同身法形式的变化。
同是撇身捶,“转身”与“翻身”有何不同?一般来讲,“转身”是指身体向侧方回转,转身时身体应保持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腰沉髋,利用腰髋的转动带动双臂完成动作。如“闪通背”动作,身体侧向前方,然后转体接撇身捶动作,就应理解为“转身”。“翻身”一般地讲,是指身体由前向后做180度的翻转,转体动作幅度大于“转身”的幅度,动作含意包括了“翻”与“转”双重的意思,同样是身体应保持立身中正,利用腰髋的转动带动双臂完成动作。如“进步栽捶”动作,身体正向前方,然后转体接撇身捶动作,就应理解为“翻身”。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初期的演练形式中,“进步栽捶”动作以后紧接的是“翻身二起脚”再连“打虎式”,有腾空拍脚的动作,动作比较刚烈、勇猛。澄甫宗师经过不断的思索、揣摩,将其演变成目前的动作形式,动作变得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一气呵成,更贴近杨式太极拳连绵不断、绵里藏针的特点,如拳谚所云:“前后左右,上下四傍,转接灵敏,缓急相将。”
我祖父当年学拳时,就曾练习“翻身二起脚”再连“打虎式”,后期就遵循杨澄甫宗师的修改进行演练。我幼年练拳时,在祖父的教导下也练习过此种动作形式。
目前,此动作的名称有的称为“回身撇身捶”,还有的称为“转身撇身捶”,但其含义是一样的。我们只要了解了“转身”与“翻身”的不同概念,撇身捶的其他动作过程则是完全一样的。
二十七、左右打虎式
左、右打虎式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以双拳动作出现的两种动作形式之一,也是双贯拳。
动作过程中要求处处对称协调,上下相随一致。身体重心左移,一边弓腿,一边上下双拳相合,腿到拳到,上下相随,而不是腿先到再合双拳。身体的立身中正,决定了双拳动作的效果和力量。左打虎时,左拳自左向头前上方画弧圈打时力达左拳面,是贯拳,拳心向外,拳眼向下,左臂含有向外的撑劲;右拳同时向下屈臂圈打,同样力达拳面,也为贯拳,拳心向下,拳眼向内,右臂含有向外的撑劲。
双拳上下要成一直线,左打虎时左脚、左拳在上,右打虎时右脚、右拳在上,都是顺步顺势。左打虎时,左拳的高度一般在头前上方20厘米。拳离头部太近,左臂动作软塌无力,离头部距离太远、太高,左臂动作僵直,都不符合太极拳理。右拳与身体的距离也是练拳者本人两拳的距离。右拳距身体太近,右臂则不具备撑劲,动作不饱满,距身体太远,右臂动作同样僵直,失去了太极拳圆活、自然、动作处处呈弧形的要领。
脚的内扣与腰髋的转动要同时进行。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练习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无论是向内的扣脚还是向外的展脚,都称为“碾脚”。其含义就是脚掌与地面的夹角相当小,在不影响动作轻灵、自如、通顺的前提下进行转动。所以主力腿随身体的内、外转动,身体的重心都是以主力腿为主,也就是说重心基本在主力腿。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