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只壓不蹓軟無力,只蹓不壓笨如牛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内家拳 > 初探杨氏太极拳的步法特点
隐藏右侧

初探杨氏太极拳的步法特点

  • 0
    关注数
  • 收藏
  • 栏目:内家拳
  •  2017-03-25
  • 吴荫农
  • 互联网
  • 文字版
  • 原貌版

    杨氏太极拳的步法极有特色,较之别派太极拳有三点独特的练法。

    1)欲转先沉。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如弓步时重心落于前腿则前脚碾转;又如分脚或蹬脚转身时用独立腿碾脚转身。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建立起通天彻地的一根力轴,身体旋轴而转,求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即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实腿转变貌似与此相悖,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杨氏太极拳的高深奥妙之处。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在太极拳中则表现为“实中寓虚,虚中寓实”,中变化在于实中虚变。实中无虚谓之僵,虚中无实谓之浮,双腿之间有虚实之分,单腿之中仍然有虚实之分,杨澄甫把分清虚实看做第一要义,足见其重要性。

    2)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进退有序,脚踏中门而入既沉稳又有力,便于破坏敌方的重心。被誉为“脚踏中门夺他位,是神仙也难当”,这与形意拳完全相通。

    3)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这是三大内功拳的步法特点,虽然提法不同形各有异,其本质却是一样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许空起空落。

    我们认真地观察不难发现,猫的步履中含有“粘”劲,运动起来很有章法,足起离地轻柔矫捷,足落着地沉实稳健,绝无“刨地”或“跳坑”之嫌,无论快慢始终保持点起点落的特点,把猫步起落运行的特点人格化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起如藕断丝连意绵绵,落如亲吻婴孩情切切。太极拳汲取了猫步的内涵象形取义而为之。

    在练杨氏太极拳中如何实现迈步如猫行呢?我们要保持立身中正的姿势,通体放松,具备足够的腿部力量,这是实现步法轻起轻落的前提条件。迈步强调以腰胯带动腿的运行,两腿的虚实务必要分清,虚中轻含意念随心所欲,实中暗蓄松柔收放自如,上下相随协调一致。上步时充分注意:1)松腰开胯圆裆,臀下落拉长腰椎促使脊柱上拔实现虚灵顶劲,支撑腿的膝盖要适当地外展,必与脚尖保持同向。2)前脚向外碾转时胯一定要充分外展,相当于打开前进的门户,与此同时后腿的脚跟离地前脚掌仍黏着地,不可陡然拔起,身体重心逐步过渡到承重腿。3)收后腿的力源于腰胯的提携,脚收回迈出的运行轨迹很清晰地成球面状。4)以前脚尖为引导探索着迈出,大有“如履薄冰”之感,脚跟轻轻踏出点住地,脚尖自然上翘,势子不停后腿向前蹬力,前脚由脚跟、脚掌、脚趾依次着地踩实形成弓步,务必引导节节贯穿的运劲方式,前小腿尽量垂直地面不宜前倾,膝盖微微向后用力不宜向前拱力,这是养护膝盖和技击的需要,容后另行阐述。在迈步过程中身体要尽可能地保持同一高度,全部动作都要在连绵不断中匀速运行,充分体现出轻灵的境界。

    练杨氏太极拳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跳坑腿和刨地腿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