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近读张景岩先生《静海的合一通背拳一由车星辰先生<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一文谈起》(以下简称张文)之宏论,令人哑然失笑,同时也为张先生的胸襟气度感到担忧和无奈。本不予理睬,但因我这些年虚名在外,错蒙全国各地广大武术同仁的抬爱而对我期望甚高,为了给众多同仁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特撰此文以抒己见,但绝无意气之争。因我已深厌民间武林门派互相攻讦的恶习,也很不屑于民间武人抱残守缺、闭门造车的井蛙之见,与之喋喋不休地争长论短,实在有失身份。
首先,我要感谢张景岩先生,感谢他对我的热情接待,也感谢在他的一再动员与帮助下(我原本不想接触过多的合一通背支系),让我看到了静海的几支合一通背拳,时至今日,我依然对张景岩先生心存感激,也依然希望张先生开阔胸怀,不要因我动了静海合一通背门的“奶酪”与说了几句发自肺腑的真话而恼羞成怒,伤了和气。
本来,在静海期间张景岩先生曾反复叮嘱我回兰后不可写合一通背与霍元甲故居的文章,因他以前都已写过了。但我出于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挚爱,回家后忍不住将在静海的所见所闻草拟成文后发表出去,这有拂张先生之意。因我“不听话”而对张先生造成的不快,责任应全在于我,特在此向张先生致以深深的歉意。另外,张先生曾嘱我不要再写文章了,应把时间都用在练功上,他说写文章既耗费精力又浪费练功时间。可我多年的习惯总难改变,每日晨昏练功,工作休息之余,总会不由自主地写点东西发表。从弱冠至今,十余年中在《精武》、《武魂》、《武当》、《武林》、《中华武术》、《搏击》、《少林与太极》、《长寿》、《中国道教》等刊物上已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几部专著亦快脱稿,真是一发不可收拾而难以听从张先生的“教诲”了。我从不妒人之能,希望年近“知天命”之年、已两鬓斑白的张先生亦需再接再厉,奋力笔耕,给广大读者奉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张文中说陈树祯先生抖臂时发出的是“刮风一般的‘嗡嗡’声”。我所述“铿然作响,有金石相撞之音”有夸大之嫌。此事大家可亲自找陈树祯先生验证,若认为我确实说得“有些过了”,我自负文责并向大家致歉。张文还说拙文中描述陈树祯先生“随时可使受击者筋断骨折”、“似有被拦腰斩断之感”这些话,“也应只是对功夫未上身之人而言更为合适”。张先生直接说我车星辰“功夫未上身”不就行了,何必闪烁其词?我的确“功夫未上身”,也的确感到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武学面前永远是个“初学者”,可我认为,以陈树祯先生的功力,似张景岩先生这样“功夫上身”的人,也许也会不堪一击,甚至完全可能被击得“筋断骨折”。记得张景岩先生多年前在文章中对陈树祯先生称赞有加,现在却提出质疑并嫌我夸大其功夫,到底是何故?难道是张先生又访到了功夫远在陈树祯先生之上的合一通背拳“隐世高手”?抑或是与陈树祯先生之间有些难言之事?
张文还说陈树祯、丰华春等先生愿意领教我的鞭杆实战技艺。陈树祯先生看到张文后非常生气,曾多次向我说明这是张一厢情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