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吴佳明
【古谱】
一段托天提地理三焦:身正立,胸前迭,臀后突,目前视,若含怒容,左右手相组,两臂及两腿竖直,膝盖靠拢,足跟足尖亦然。两臂徐向左右挺直,两掌举起,经过成一圆形,候手举至头顶,十指互又转,掌心向上,如托千斤重物。手须尽力上抑,两目注视掌背,庶运用颈腭,身体上部徐向前屈,至两掌覆地,愈下愈妙。唯两腿仍须挺直,不可稍屈。身体上部徐向上仰,两臂用力,向左右压下。两掌经过,仍须成一圆形,复于正立姿势,唯须慢慢行之。
二段五劳七伤望后瞧:身正立,头徐向右转,目尽力注视后方,试窥左足跟。且转头时,胸前迭,身不动,肩不斜,头向前转复原。头徐向左转,目尽力注视后方,试窥右足跟,头向前转复原,亦须慢慢行之。
三段推窗望月去心火:两足左右分开,成骑马式,胸挺出,身不可前倾。两拳握紧,各置腰际,拳心向上,目前视,左腿下蹲伸直如铺地锦。左手向左勾搂,右手向右猛推,身随之向右,同时右腿前屈,目注右掌,作推窗望月状。右腿下蹲伸直,右手向右勾搂,左手向左猛推,身随之向左,目注左掌,左足踏进,复原正立姿势。
四段抓空打空力不劳:两足左右分开,成骑马式,两拳紧握,各置腰际。右手向前猛力击出,拳与肩平,拳心向下,左拳仍旧。右手指张开向后掳,如抓物者然,猛力向后收,随即紧握为拳,仍置腰际,同时左手向前击来,拳心向下。右拳向前击出,左拳向后抓,随即变拳,收于腰际,至腿酸力尽为止。左足踏复原。此即俗称“抓空打空”之谓。
【解析】
1.四段功,为河南中岳嵩山少林寺七十二项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基本功功法,与达摩十八罗汉手及岳武穆八段锦等少林功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一段功中的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主要是用于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和肺;横膈以下、脐以上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因为三焦为通行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之作用,所以十八段童子功、十八罗汉手、八段锦和四段功等少林功法都从“理三焦”入手。
3.关于此功的基本要点,少林拳家有言:四段功虽短,然练习时,非澄心静气、敛力专神不为功。练习时须自然呼吸,不可使气,亦不可屏气。盖使气过度则气竭,屏气已甚则气伤,须平心静气以出之。下俯之前,宜深呼一口。两手托天时,须手指互叉,即效力达于指端,如能足跟提起更妙。两掌覆地时,切忌用力过猛,致损肾部;亦不可中辍,视为畏途。各种动作,亦缓而用力,勿急进功,勿求速效也。因其练时,兴趣愈增,练习愈勤,而其效亦著,且不占地位,而易得奇效,其法至简,而其理至深也。功成后,不恃强壮体魄,抑且为习拳练功习技之基础也。
4.关于此功的注意事项,在据传为嵩山少林寺达摩大师所著的《少林拳术精义》一书中有载:
(1)行动地点宜选择在空气清新、明亮清洁的室内。切不可当风行功。
(2)遇疾风、暴雨及雷电等恶劣气候必须终止行功。
(3)每日于卯(早五至七点)、午(中午十一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