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含胸不在胸,在胸則成病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武林门派 > 从《峨眉道人拳歌》看峨眉武技之特点
隐藏右侧

从《峨眉道人拳歌》看峨眉武技之特点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郑志兵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唐顺之所作《峨嵋道人拳歌》的简要分析,并结合四川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及当代研究,得出了步伐灵活、动作敏捷、拳法多变(“去来星女掷灵梭”“翻身直指日车停”),讲求技巧、力求实效、克敌制胜(“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以及刚之“崖石迸裂惊砂走”,柔之“百折连腰尽无首”的刚柔相济和“一撒通身皆是手”的扒沾进身、挨肩靠背、撕打顶撞、擒拿锁拷等峨眉武术的诸多特点。以为峨眉武术的深入研究、挖掘、整理、保护及更好的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峨眉武术;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技术特点

    前言

    峨眉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浸润,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攻防技击与健身养生并重,素来与少林、武当齐名,是三大著名武术流派之一。拳派或拳种自身风格特点的清晰明确,是其能够存显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够独立屹立于武林的前提。明人唐顺之虽非明代拳术大家,但其所作《峨嵋道人拳歌》记载了一个峨嵋道人拳术表演的始终。该诗以神来之笔,生动地刻画了峨嵋道人从起势到收势的演练全过程。从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等方方面面给予了形象的描述,为我们认识、理解的峨眉武技之特点提供了依据。

    1唐顺之与《峨嵋道人拳歌》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他出身官宦世家,从小聪颖秉异,肆力问学。嘉靖八年(1529),年仅23岁的唐顺之就一举夺魁,举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入翰林院读书。不久出调为兵部主事,后改除为吏部主事[1]

    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蹂躏江南,赵文华上疏举荐唐顺之获准,起为南京兵部主事。但因他正丁父忧,未能履任。两年后,服丧期满的唐顺之被召回北京,任兵部职方员郎中,查理蓟镇兵马。不久便被派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平讨倭寇,并亲率兵船破倭于崇明海上。这次平倭战功,使唐顺之被擢升为太仆少卿,其后胡宗宪又以他位卑权轻,不利战事为名上书为其请封,遂又加升通政使司右通政,仍与胡宗宪共事。不久后,他又被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并代理凤阳巡抚一职。长期的海上抗倭生涯,使唐顺之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嘉靖三十九年(1560),他不顾重病缠身,仍率船从太仓出发,巡视江海,途中病情加重,病逝于通州(今南通),享年54岁。

    唐顺之虽以文学成就盛名,然据《唐顺之书信考证》一文中记载,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唐顺之在家书中写道,在其三十六七岁时曾向一名叫杨松的河南人学习枪法[2]。另外由于倭寇猖獗,唐顺之因此进兵部,任主事,此后又升至兵部郎中并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大破倭寇于海上,因功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成就了他“文士知兵”美名。

    他在观看了峨眉派武术高手表演后写就的《峨嵋道人拳歌》(收录于《荆川先生...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