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我从小就喜欢武术,特别是器械,现退休了,习武的时间更多了,器械的套路到是学了不少,但始终按套路单人独练,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练的“功夫”有多深,又无法验证。我们的同道王老,军旅生涯四十余年,阅历深遂,他首先指出:只有搞实战性对抗来验证,只要解决器械这一条件障碍就行了。于是我们开始自制能适应散打的器械,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终于制成了。虽说很简陋,但能用,在没有穿戴任何护具的状态下对打也不会发生伤害事故。在器械的“刃部”涂上颜色,在击中部位能留下颜色痕迹,为我们技术评估与裁判提供了方便。我们还制订散打规则,基本内容如下:击中四肢得一分,击中胸、腹、背或击落对方器械为二分,击中倒地为三分。三局定胜负,每局一分半钟,局间休息三至五分钟(因我们都是老年人)。
在实战性对打竞技中感受颇深,接招、出招、发力都在瞬间疾速进行,平时所学的套路动作都得拆开来用,连握把的方式都与平时不一样。特别是在意识上,一上场,心、眼都紧盯着对手。刚开始时,神经十分紧张,连手脚的动作都会僵硬,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对练才逐渐进入真正的竞技格斗状态,心、眼的紧张不会再扩散到肌肉身手了,动作也放松了,在打斗瞬间能防中想到攻,攻中想到防了,动作的连贯性好了。我们都感到学到了真功夫。这是在以前的套路练习中绝对学不到的。对一些武术著作中的论述也能真正地看懂领会了。
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在刚开始时和一些没有学过任何武术套路的人对打,竟然会输给他们。
中华武术历来有十八般武艺之称,再看如今只剩下刀、枪、剑、棍、拳五项。我们在影视片中还能看到不同器械的对打、在公园里根本看不到。由此我们还想尝试不同器械的打斗。不同的器械肯定有不同的功能和技法,我们目前正在精心设计多种器械,并准备申请专利。还有散打型的器械和平时练的器械结构、材料都不同,实战时器械要碰撞,结构、材料不好一碰就坏,根本不能用,我们目前所用的这么简陋的器械也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成的。总而言之,一旦实战,什么都变了。我个人认为,我国武术训练的方法一定要进行深化改革了,只有改革成对抗运动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继承发扬武术技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