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大成拳祛病延年养生桩,简称养生桩。是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晚年期间,综合了儒、释、道、医、拳五大流派气功中的精华,结合自己多年练功的经验而创编的。养生桩是一套主张“神形并炼”,“内外兼修”和“内动外静”的养生功法。它不但可以强身壮体,延年益寿,而且对于一些医药难以奏效的疾病,也有着明显的疗效。
锻炼养生桩的三太要领
(一)放松法:锻炼大成拳的养生桩,身上要放松,切忌用力、努气。用力则气血受阻,努气则气血凝滞。具体做法是。首先臼头部开始,用意念去诱导头部放松,依次颈项、两肩、两肘、两膝、四肢,以至全身的肌肉筋腱,周身内外,通过精神诱导,一般就能够全身放松了。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由于后天运用拙力的时间较长,还是很难达到全身放松。这可用面部表情去帮助身上放松,如使面部表情做到了似笑非笑,这对身上就能很快随着面部的表情而放松下来。关于精神放松的方法,可以用“眼视法”或“耳听法”去解决。“眼视法”就是以两眼暂时下视自己的下眼皮。“耳听法”就是用两耳细听远处的微风或细雨。不论用以上的哪种方法,都有助于达到练养生桩所要求的精神放松。
(二)入静法:“入静”之说,原出自道家气功。在释家气功中,叫做“入定”。“入静”,一般的来说,是通过“守窍”而达到的。“守窍”就是以意念,守住自己身上的某处穴位,如丹田或命门等。也有依此“守窍”原理,做小周天或大周天的气功锻炼。“入定”,是以“数息观”或“参话头”等方祛,来达到心如止水,扫除妄念,而达到“定慧均等”的目的。养生桩的“入静”要求头脑清新,无昏沉散乱,自身产生舒适感,如醉如痴,而进入到半睡眠的状态。在此期间,既能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而目尚能视,耳尚能闻,心尚能思,只是不受外界的干扰罢了。这就是锻炼养生桩时“入静”的意境。但是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最好是采用“杂念吸收法”来使之入静。就是在锻炼站桩时,杂念袭来,不但不去有意的加以排除,反而使杂念尽量吸收。设想自身如大冶洪炉,杂念如枯枝败叶,入炉即化为乌有。这样可以达到“入静”。
(三)姿势配备法。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练功的效果。养生桩的姿势,可以说既繁又简。繁者,姿势的种类很多,大致有三十余种。简者,在这些姿势中,都有它的共同点,那就是不论练习哪种桩法时,都必须做到头直、目正,身端,气静,以及胸虚腹实,虚灵挺拔,舒适均整等原则。
养生桩的姿势,虽有以上诸原则,但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因人,因病而异设立不同姿势。同时还要根据练功者的不同阶段,姿势也应当有相应的变化。大成拳的养生桩法中,虽然有站式、坐式,卧式,走式等多种姿势。但因站式的应用最广,收效较快,所以把以上的各式桩法,统称为站桩功。
养生桩的功法及其作用
(一)站式
第一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并略有前顶上提之意,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肩。十指自然分开,手心向内,如抱球状(图1)。
要点:两眼微闭,目光内敛,做到凝神定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