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说起内家拳,自产生以来,经千年变化,百年风移,武术历经改革与创新,直至明末清初,由于“心意六合拳”的问世,在武术史中,才首开了内家拳学新格局。
所谓内家拳者,实则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来统领和调配拳法运动全过程;外部的拳法动作,必须明三节,寓五行,暗合阴阳(鹰熊二势)。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而形成的上下一致,左右相随,浑身齐动,完全在于心意的统领。
内家拳的产生,是我国武术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及人们对武学内涵需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长期社会实践所赋予武术走上以理论为指导的历史新时期。从而推动了我国武术向更高更深层次又迈出一大步。
内家拳的习者“语能合道,手能应心”。以涵概禽兽之长的十大真形为拳法内容,不仅区分了修真、养性、炼丹与武道之别,又将其冶入一炉,形成风格独特的内家拳体系。
内家拳经典心意六合拳谱,“意境纯精,语亦明畅”,为我国武术文明进步史增添了辉煌一页。其主要内容有:精气神生化论,四拳势论,心意六合拳十六处练法要义,十法摘要,十大灵法,五行合一处法,身成六势,去势虚实之要诀,四拳五劲论,六合根基论,并收录了内功四经约二十篇古代名著。集中地运用了我国古代医学、阴阳五行学、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汇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阐明人类世界是道从虚无生一气,一气接通生阴阳,阴阳相合生三才,三才配位生万物而演化来的。说明万物和人均是得阴阳之真气而化生,拳术其可少哉!故心意六合拳之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也是凭“气与力合”接通内外、化生“外三合”之拳法动作。而外三合的“肩与胯合”(根节合)、“肘与膝合”(中节合)、“手与足合”(梢节合),也是应三才配位才得以生化各种拳势,拳势寓入阴阳两仪,才得以变化。所以,“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天人同属一理,内家拳也同属一理也。
心意拳以阴阳两仪为拳法之理,寓乎“鹰熊二势”之中,得出八项盘练丹田功法(捧丹田、蹲丹田、折丹田、揉丹田、甩丹田、抖丹田、搓丹田、射丹田),分别融入十大真形动作之中。每练,以其蹲折捧甩揉抖搓之势,为接通阴阳一气之法,使肾阴所藏之清精得以化气的不二法门。
心意六合拳依照丹田功法,平日里盘捶炼意,不只为炼形,还是炼精化气、炼气通神的过程。“惟刚正之气养之有素,御敌时,依本心本意直扑上去,随高打高,随低打低,随起为横,落为顺”。一动则可取胜对手。充分表现出内家拳一练两用之特征。为说明这一特征,故而谱论又曰:养灵根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动心者,敌将也。谱中将养与静、固与动加以区分,也即将平日盘练与战时运用两者之间既予以区分,又紧密的联系到“拳”字上,仅此一点,就与世间所谓气功和修道,大相径庭矣。
何谓“养灵根静心者,修道也”?
仅按谱中所说的,平素盘捶炼意,要头顶天,脚抓地,先定心,心定神宁,神宁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