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文/老庄
在流行的武术界里,大家已经习惯了用弓步、马步、虚步、仆步、丁字步等步形来命名和规范武术套路中的动作,但是在散打和实战中却难见到这些标准的步形,在原始的武术中亦难见到。当藏诸名山大川的古老太极拳进入都市与流行武术接轨的时候,太极拳自己的步形因为没有专有的名词,故而借用了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拳种中的名称,用弓步、马步、虚步、丁字步这些名称来命名和规范太极拳中的步形,久而久之太极拳自身的步形名称便消失了。其实太极拳的步形与这些弓步、马步、虚步、仆步、丁字步完全是两码事,正如佛教传人中国的时候,佛经中的“波若”因为中文里没有与之相同的词汇,故而只有用相似的词“智慧”代替,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波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波若”,其实两者根本不同。又如中文里的“太极”译为英文,因英文中没有与之相同的词汇,于是便直译为“taiji",久而久之在英文中“太极”便成了“taiji,而不是“太极”了。可见,当两种文化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误区、盲点,使得相对弱势、相对不流行的东西去附庸风雅,从而失去自己本身的特点、特色,久而久之被同化了,已经不是原本那个东西了、变质了。太极拳在普及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弓步、马步、虚步、丁字步、仆步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各拳种中不同的步形是为不同的目的服务的。有的是为了稳定拳架的结构,有的是为了美观大方,有的是为了力量,有的是为了速度,有的是为了堵住气血练肌肉,有的是为了松开肌肉练气血的周流。太极拳是利用神意形体的虚实转换导引气血运行的拳种,故而其步形就应该有利于虚实、有无、松紧的迅速转换,从而导引气血沿经络运行的方向周流全身。拳谱日:“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其最高境界是“虚实无定变换无方”,说穿了就是“说是虚其是实,说是实其是虚”,通俗地说就是在稳和不稳之间的一种状态,“将展未展,似松非松,似紧非紧”,只有这样才能“触处成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迈步如猫行。太极拳的步形是一种含机、蓄势的非常灵动的状态,只有这种步子才能够使神意气血灵动异常,才能够“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才能够实现太极技法中的沾、连、黏、随,才能够“后发先至,以静待动”。太极拳的步形应该是在弓步、马步之间的一种既不弓亦不马的状态,而不是弓步、马步成型的标准状态。
说这么多大道,不如大家来实证一下便知。我们做一个标准的弓步或马步各保持1分钟,便会感到两腿的外侧开始酸胀,这种酸胀感是沿脚底、脚背、小腿、大腿的顺序由下向上传递的,而且伴有胸闷、气紧、头晕的征状。也就是说,此时我们的气血是在足三阳经中从脚向头逆向运行,而内侧三条足三阴经相交汇的要穴三阴交则没有酸胀感,这就意谓着足三阳经的气血没有流向足三阴。此时我们将步形在标准的弓步和马步之间前后左右调整姿势,当调到一种既不弓也不马的状态时,就会感到刚才那种酸胀感的传递顺序与此时正好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