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心意六合拳,亦称心意把、十大真形,是内家拳之一。其内功精微,妙法神力,素以技击称雄于武林,故在武术界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和“太极奸,八卦刁,最毒莫过心意把”之说。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姬龙峰,字际可,1602年--1683年。根据鹰熊斗志,取鹰形为攻势、熊形为守势,并模仿十种动物争食斗技时的姿态,加之《岳武穆拳经》为理论基础,徒手而寓枪法,融会贯通,始创心意六合拳。
得姬祖师衣钵者,有河南马公学礼,洛阳东郊马坡村人氏,出身贫寒,早年以卖馍为生,自幼好武,投姬祖师时,以吃苦耐劳、心诚志坚而获真传,乃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之开山祖师。礼艺成回乡后,只求务农,不求仕途,晩年授艺于旗属,仍保持姬师心意六合之原貌。因马公系回族,外教不得扣其门,秘传之,呼心意门。
马公传外甥马三元、南阳张志诚,张志诚传鲁山李政,李政传鲁山张聚、白先师,张聚传子张根、买状图,买状图传袁凤仪、丁兆祥、长安安大庆等。心意六合拳,历经三百年的传习和演变,经过名家大师的不断充实与提高,再经袁凤仪先生和其门下高足的积极推广,心意六合拳不仅打破了三百余年独传河南回民的惯例,而且北拳南传,将心意六合拳的发展推到鼎盛时期。
袁凤仪先生门人众多,其弟子中影响较大、功艺最深的当推尚学礼、卢嵩高、杨殿卿、宋国宾。尚、杨、卢三人皆是周口人,故有“周口三杰”之称。
心意六合拳是依十中动物(鸡、鹞、鹰、燕、马、虎、龙、蛇、熊、猴)的技击本能,取其意象神韵而成拳,因此练心意六合拳必须要练就十大形的“雄浑精灵的内劲体魄、勇猛巧毒之搏斗技性”才可艺成,这是“十大真形”名称之意源。故在武术界自古就有太极滑,八卦刁,最毒莫如心意把之语议。
以往因心意门户森严及前辈授学思想保守之故(本门择徒甚严,非德贤者绝不轻传,纵传也是“传形不传艺,传艺不传意”),致使本拳虽闻名四海,但知艺意者实稀,时逢现今弄拳兴盛,心意各系传人纷纷拼私传拳,令心意系传扬更广,惜大多欠缺教门真传,各自以讹传讹,与原传结构理艺存著差异,致影响了传承体系健康发展。
心意六合拳以六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理法,以六艺(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为艺法配套完备的拳、械、功锻炼,训练阶段层次编配鲜明,和有检测拳系形(三尖相照)、法(踩、扑、裹、束)、功(灵劲)的规范标准。
心意六合拳,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此艺,不外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寸,步要疾快,成其寸也;践,腿也,腿要勇猛,成其践也;钻,是身也,身要强壮,成起钻也;就,束身也,上下束而为一也;夹,是剪也,两腿行如剪也;合,手与足合、扃与胯合、肘与膝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如一,成其六合;疾,是毒也;正,是直也,看正却有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