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通臂拳谱》用法解明中载有一些极有特色的技击着法、用法,即通常所谓的“散手”、“拆手”、“裁手”法是也。其中就以“九躧六靠”为代表。九躧踢法为人体“长兵”,放长击远;而六靠则为贴身近战,跌打合一。
拳法中之所谓靠法,即靠撞摔跌、近身短打之法也。靠打之中含有跌法,靠、跌实为一体。六种基本靠法在实际应用时每种又根据不同情况而化生出三种变着技法,书中统称为“沾衣十八跌”。
现在多有白猿通臂和祁家通背的拳家兼习中国式摔跤,拳谚也有云:“拳加跤,艺更高”,通臂六靠十八跌中的近身跌法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在的中国跤摔法,但二者在基本方法的实战应用和借力打力的技击理念上确是有共通之处的。古传通臂拳的跌靠法虽不能说是单纯的“拳加跤”,但也确实是中国传统拳法中靠撞短打与摔跌技法有机融合的精华!由此可见,数百年前的明代古拳中跌打之法就已相当完善,古人对于“拳加跤”的打法理念早已是十分谙熟的了!遥想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中所述的“千跌张之跌”和《水浒传》中浪子燕青所擅长的宋代“相扑”古艺,应该就是诸如六靠十八跌之类的跌打拳技吧!
《通臂拳靠法序》中开宗明义道:“夫靠者,是以身相挨,用跌之意也。盖谓六靠之法,诚为诸跌之始,内有推墙倒壁之勇,降龙缚虎之智。师云:拳之六母者,为诸技艺之根本也,如拳之六靠者,为诸般跌之纲领也。”
所谓六靠者,即雄靠、威靠、裹靠、舂(冲)靠、挨靠、伏靠也。
十八跌,即雄靠三跌:顺子投井、右千斤坠、靠山坐子;
威靠三跌:霸王上弓、钟馗抹额、井拦倒挂;
裹靠三跌:搜山骗马、苏秦背剑、双推亮“木鬲”;
舂(冲)靠三跌: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黄龙三转身;
挨靠三跌:猛虎翻身、秦王倒槊碑、鹞子穿林;
伏靠三跌:饿虎扑食、抽梁换柱、仙人过桥。
拳谱虽称六靠,然着有左右之分,势有正侧之别,简而言之,根本之法,仅三靠也。
雄靠、威靠都是管脚(别腿)靠跌;
裹靠、舂(冲)靠皆为撞打靠跌;
挨靠、伏靠则均属擒足靠跌。
其余诸法,皆为应用之变化也!
通臂拳靠法解明
第一雄靠附跌歌:
雄靠进人左双花,右拳劈腕左拳插;他使右手搂颈项,我用顺子投井法;假若左拳照脸打,千斤大坠往下拉;右手单将后腰抱,靠山坐子着更佳。
雄靠:此法与太极拳中的“单鞭”和武当松溪派内家拳中的“上步单鞭”一势用法极其相似。我与敌对峙时,进身以右手劈打采拿对方击来的前锋右臂腕,并疾上左步于敌右侧脚后,以左脚管住对方双脚,封其下盘,同时左手由上向下劈压按打对方胸部,配以沉身转体发力,使对方由于下盘被固,上盘又遭反向劈打而向侧后翻倒在地。
雄靠三跌:
一、顺子投井:我施用雄靠之法时,若对方脱手反以右手来搬拿我头颈部,我则迅速屈臂以右手倒拿住对方右腕,左肘微挑,原来劈打按压对方胸部的左手以左肘为圆心划弧向下反伸至敌左胯下,用左手托别住对方的左侧腰胯部位,右膝屈曲,右肩微沉,身体向右后方转体一百八十度,右手领先,拿住对方右腕不放,随我身右转向后牵引对方身体,左别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