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通背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发展至今其骨部已产生分化,如祁家的通背拳(大架、小架)、通臂拳、西北马家的“通备武学”、山西河津县的同备拳、河南焦作净影寺的猿仙通背拳等。洪洞通背拳除与上述拳种有相似之处外,还有自己独到的拳学理论。
一、棋拳相比
“行兵看摆什么阵,演拳看扎什么势。阵有历敌,拳有虚实,棋有闪法。此三者皆为要言也今以棋拳相比,用车则伏炮,川炮则伏车,远者用卒,近者相击,但看士马动,大将心用力”。洪洞通背拳棋拳相比,将人的头部比作中国式象棋的将、肩部比作士、肘部比作相、腕部比作炮、手比作卒、膝比作马、脚比作车。这种方式一方面为习拳者明了洪洞通背拳的拳学思想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亦为习武者由拳入棋、棋拳相融提供了可能。能够参悟此理者,不但可以成为武术高手,也必将成为运棋妙手。洪洞通背拳第七代传人范作舟先生不仅是洪涮通背拳名家,还被誉为“晋南棋王”,可堪称棋拳会通的典范。棋拳相比图
二、武戒四则
“武术门中要讲戒律,否则暴戾恣睢之恶剧将要表演于社会,凶忍残伤之怪象亦必现形于人群,所以武术之中必要以武戒为金科玉律”。
洪洞通背拳中的“武戒”主要有如下四条:
(一)忌嫉忌贤嫉能,君子不为。于己无长进之益,对外有量隘之名,应力戒之。
(二)争斗好勇斗狠,最足损名丧行,招仇积怨,于家为逆子,于国为坏人,应力戒之。
(三)贪色女色祸人,古有明征,横欲乱性,损寿丧行,甚且亡国败家,为害最烈,应力戒之,、(四)酗酒贪饮过度,乱性情,丧人格,荒废职业,耽误大事,并有因之而起殴斗之事,悖乱之行,应力戒之。上述武戒亟应革剔,倘若因循不悛,贻害甚大,武术家其知之:戒忌嫉须有豁通大度的气量;戒争斗须抱忍让温良的德行;戒贪色须立以理制欲的耐性;戒酗酒须振毅然决然的精神。
三、武德八条
“习文事者首先敦品,演武术者首先重德,盖品德者可以节制一切不轨之行为,可以趋向光明善良之轨道”。洪洞通背拳高度重视武德的重要性,故制定了如下“武德八条”:
(一)忠立身做事当存忠实竭诚尽力赤心宣劳,倘使狡诈成性、言行相违,朝秦暮楚、欺谎班骗于忠之道大相背谬矣。
(二)孝百行孝为先,古人言之详矣,因人之初生以至长成之生活过程赖父母劬劳之恩甚为重大,为人子者即当承顺亲志竭力图报,此为立身之本,倘使负恩不报,忤逆时加,则根本即失,遑论服务社会效力国家耶。
(三)义人之做事首当认明事理,以义为主裁,不可徒恃血气之勇而招丧败之祸,昔孟子舆氏有云,自反而缩,虽褐宽博,吾不揣焉,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亦即养义有素之谓也。
(四)勇果敢勇为斯,谓之勇,所以武术之目的,是要以强健之体格,神奇的技术勇于卫国,勇于保民,勇于作生产事业,勇于改过,勇于铲除社会不平,勇于打到自己,退瑟畏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