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峨眉山九老洞和洗象池的猴群,被誉为“峨眉活景”。聪明、伶俐、勇敢、顽皮的猴子,给人们带来莫大的乐趣。在武林中,四川的猴拳同样中外驰名,别有风趣。
猴拳是一种吸取猴子敏捷,灵活、机智、好动等特点,综合武术中的踢、打、摔、拿、跳跃、翻腾等攻防技巧而编成的拳术,表演起来,不仅给人们以有趣的享受,而且是一项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攻防技击的武功。
猴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区、师授、个人特点等多钟原因,逐步形成了不同技术风格和各种猴拳流派,但在手、眼、神、步上的要求都是相似的,一般都要求做到下列二十二字,即:刚、柔、轻、灵、绵、巧、躲、闪、神、束、抓、甩、採、切、刁、拿、扣、顶、缠、蹬、踹、弹。这二十二个字中,前十个字,指的是整个动作的要求,要求神视意达、脆快有力、刚柔相间、轻灵敏捷。中间八个字,指的是上肢手法。最后四个字,指的是下肢的腿法。
在当今我国武坛上,猴拳技艺首屈一指的是四川“猴王”肖应鹏,他的技艺超群,形神兼备,享誉海内外。从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以来,肖应鹏在历次全国性武术运动会上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他的猴拳、猴棍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贺龙副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观赏和好评。不久前,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的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武术大观》中,拍有不少肖“猴王”的镜头哩!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笔者到肖“猴王”家中做客。肖应鹏六十八岁,在成都体育学院任讲师,还是成都市政协和市武术协会的委员。在兴奋的交谈中,肖猴王即席表演了一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猴拳,笔者禁不住赞曰:
“跳跃旋转快如风,
三闪六躲密林中,
艰险环境能适应,
机警敏捷体轻松。
採摘仙桃习如常,
四处窥望善躲藏,
抓打勾挂显灵气,
猴拳神技堪赞扬。”
自古以来,猴拳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古籍《尚书》中,把模仿各种动物形象或动作的“舞”称为“百兽舞”。以后,“百兽舞”逐渐和攻防技击方法相结合,形成了象形拳术。猴拳是象形拳的一种。早在汉代就有“猕猴舞”,西汉的长信少府(官名)檀长卿就曾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乘酒酣之际表演了“猕猴舞”。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汉初帛画导引图上,也有“沐猴讙”的名目和图象。“讙”就是喧叫的意思。图象中的内容正是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古代猴拳。
后汉三国时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在《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有“五禽戏”,它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玩耍、嬉戏动作而创编出来的一种古老健身方法,其中就有猴形。华佗不仅身体力行,坚持锻炼,还大力推广,亲自教给瘦弱的病人锻炼,有促进健康、祛病延年之效。据古书记载:华佗的学生吴普、樊阿等人坚持练习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喜人的猴子形象早已成为古代人民锻炼的一个内容了。
到了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