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传统武术少林拳的文化学解读
文/冯庆雨
传统武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直沿革到今天而没有被历史所淘汰,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武术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发展着,它没有由于火器的进步,使直接用身体进行格斗的技击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停止自身的发展,并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少林功夫在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定位为文化的范畴走进世人的视野,所以我们在探讨少林拳时,应特别注意从其内核武术文化视角来解读。
一、少林拳溯源及其历史嬗变概述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拳是少林拳术和器械的总称。少林寺位于我国河南省登封市境内,是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立在嵩山支脉少室山阴的密林丛中,故名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僧徒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仿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世代相传,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后来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少林武术从隋唐彰显于世。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拳术、发奋武事的记载,最初见于《旧唐书·稠禅师传》。据唐裴《嵩岳少林寺碑》所记,唐初,少林寺僧曾帮助唐太宗征王世充,寺僧有功者13人,唐太宗并赐庄田40顷,扩充庙宇,建立僧兵,僧众达5000多人,少林寺从此进入兴盛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养僧兵后,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为少林拳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僧兵不仅练拳术、器械、而且也练马战、步战、轻功、气功等。寺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取经送宝,这样,少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宋以后,少林武术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马籍的短打等18家拳法之长,著拳谱于寺,留传后世。据说在金元时期,觉远和尚西出师,李叟和白玉峰人入寺授拳及气功。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访少林寺传授临棍术以互相促进。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少林拳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器械等多种内容,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又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不但拨专款修复少林寺,而且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特别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功夫片《少林寺》的公映,使少林武术兴旺空前。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一大派系,其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典型拳路就有大洪拳、小洪拳、炮拳、罗汉拳、朝阳拳、梅花拳、通背拳、长拳、关东拳、长护心意门、七星拳、象形拳、心意拳、柔拳、少林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对练等。另外,还有与养生功、医学、气功等有关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少林拳技法的主要特点分析
少林拳朴实无华、立足实战,其运动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技击性。
1.拳打一条线,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