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集中国古代哲学、兵学、美学、宗教、中医养生等诸多文化于一身,具有实战防身、养生长寿、陶冶情操、启人心智的作用。武术对人身体、心灵和气质的影响,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侵润与特质。
笔者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拜师于著名武术家秦庆丰门下开始习练武术,深刻感受到武术像一把逐步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武术的习练当中,“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通过武术的锻炼强健体魄,增进涵养,培养心智,并以武术独特的视角接触、探索、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培养和陶冶自己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真正有才干的人,应该“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既要有突出的才华,同时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强健的体魄。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正是这种全面发展型人材各项素质的筑基阶段。而这一阶段,首要的是要以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进行学习和工作。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
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先生,向学生们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这代表着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但有数据显示,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明显下降,引领学生体育锻炼的国家锻炼标准,经过了1989年、1990年、2002年和2007年四次修订,每修订一次,标准下降一次。以大学生组男子1000米为例,1989年的合格标准是3分55秒,2007年合格标准是4分33秒,降低了38秒;女子800米则从3分50秒改至4分23秒,降了33秒。即便如此,目前合格率也仅为三成,学生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5年下降,耐力素质则连续25年下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占去了学生大量的锻炼时间。
与此同时,由于有关方面如学校、家长等,很少像关心孩子学习一样,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没有正确的树立健康锻炼的概念,也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伤害。去年11月份有广州大学生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猝死,还有中学生冬季长跑中猝死等悲剧的产生,再一次引发人们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关注。而更加悲剧的是,不少学校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而暂停或取消了原有的长跑锻炼,真可谓是因噎废食!
锻炼身体,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而什么是正确的健康锻炼观念呢?从五千年的文化宝库中寻找答案会得知,传统武术强调武术技击的本质与承载的武学文化内涵,动作相对简捷、实用,强调“武术健身、文武并重”,很适宜在大学生中习练和推广。
传统中医理论对人体健康的一个基本定义,就是人体的各脏腑器官首先要健康。传统武术在锻炼肢体机能的同时,十分注重内脏的调养,“练养结合”是传统武术的高明之处,也是武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之一。武术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