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摘要:央视《武林大会》自从2007年3月6日开播以来,执行的是迁就观众、回归本真武术以及再造商业武术的三重路线。主办方努力营造一种集实战、表演、现代搏击等元素于一体的武术类电视品牌,其中以民族性为亮点,并借以实现传统武术在现代电视传播领域的身份转型。《武林大会》在改造传统武术观赏模式的同时也遗失了大量原生性武术元素。中国武术始终存在真实武术、表演性武术和神话武术三种传播模式和存世形态。《武林大会》无法超越古代竞斗的演艺性模式,也无以取代神话类武术的传统影响力。中国传统武术发祥于农耕和渔猎文化时代,成熟于冷兵器时期,其根系则深植于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以《武林大会》为代表的当代武术的电视诠释形态仅可在不确定的时代区位中部分地承袭和发展武术的原初意义。
央视《武林大会》自从2007年3月6日播出后,执行的是迁就观众、回归本真武术以及再造商业武术的三重路线,但是,运行过程中很难做到三兼其美。其中插入表演性元素的做法虽说是充满背离了主办方原先承诺的完全真打实摔的宗旨,却赢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主办方努力营造一种集表演、实战、现代搏击等元素于一体的武术类电视品牌,其中以民族性为亮点,实现武术向现代电视传播的转型,规则的中庸化选择,换回了较好的播映效果。节目在平稳运行的状态下平息了观众的质疑。但是,栏目在改造传统武术观赏模式的同时,也遗失了大量原生性武术元素,而如何在电视传播中全方位地保存原生性武术元素,则是武术学界和电视传播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1折中主义的规则体系削弱了传统武术的原创能量
从武术的生发学意义上看,世界范围内任何形态的武术都具有表演性,即便如原生态的中国武术也不例外。表演性不仅是武术的内涵,同时还是其主流性传世形态,如代表中国北派武术根本的少林武术中的二指禅、金钟罩、铁布衫、碾砖功,都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而武术的表演性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其一,以超常规的近乎魔术和杂耍式的表演威吓对手,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其二,借助表演以亮出招牌式动作,展示门派符号,借以壮大胆略,以群体的潜在形式取得竞技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其三,以表演热身,并借以求取心理的安宁,取得优质的判断力并在综合的意义上达到最佳的竞技效果。世界武术中泰拳的表演就很典型,而中国传统武术的表演性元素也同样十分丰富。
武术是人体的动态行为,而动态行为具有人前表演和独自表演两种形式。武术对两种表演形式都很推崇。武者多数时间的独自修炼和少数时间面对观者的炫耀式表演、武打竞技等都无法摆脱武术表演的内涵。武术本身的表演性和武术传播过程中对表演性的提炼、强化分不开。可以认为,武术的生发过程一直和武术表演的传播过程相伴随,并呈现出共生共长、共进共推、一脉相连的格局,并由此而终于递进出一种表演性武术和实用性武术。一般认为,表演性武术竞技比真实的武术竞技的速度要慢很多,如京剧武功就是典型的表演性武术,其动作节奏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