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既是体育项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典范,是体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它依赖于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随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演变,武术运动也随之发生了形态乃至功能的变化。作为体育项目,武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是一项必定要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体育运动。但奥运与武术的话题,中国武术运动的推广现状和既定策略等,却让我们感悟到了在武术继承和发展进程中的尴尬与无奈。
我们在推广中国武术的过程中(比如援外教练),过份注重武术竞赛内容和竞赛结果,忽视传统武术厚重的历史积淀及其文化的支撑和渗透。甚至只注重对某次比赛的竞赛内容、方法、技巧等的辅导和训练,成败得失也只看竞赛结果,如获得了多少奖牌,取得了多少名次等,忽视武术文化的渗透。其实,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取决对中国这个神秘国度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归属感。武术这种完全有别于西方竞技体育的运动,对他们的满足感不是让他们感觉到就是通过西方竞技体育的教学、训练方法来学习动作规格、做单纯的身体锻炼,而是要学习“正宗的中国武术”,知其源还得知其所以源。比如,对动作攻防含义的了解和运用,对拳种、拳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演练风格及其所受历史、宗教、医理、美学、哲学、军事等的影响等。只有真正从精神上、意识形态上去影响和渗透,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才能更深刻、更彻底,也才能真正理解“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含义。武术作为体育竞赛的一部分,能够尽早、尽快进入奥运大家庭,是每个武术人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但武术与奥运挂钩,以“奥运战略”论成败,未免以偏概全,有伤自尊。现在让人似乎觉得,武术能否成为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大家庭,是武术运动得失成败的标准。成功,则是我们这代人对中国武术的贡献;失败了,就是武术运动的倒退乃至末日。把中国武术的发展定位,完全放在“奥运与武术”这样的天平上,也吊起了国人的胃口。同为东方体育项目,东京奥运会,日本柔道进了;汉城奥运会,韩国跆拳道进了;北京奥运会,中国武术自然非进不可了?否则,国人精神受到打击,老百姓情感承受不起,就是政府行为,也会觉得不给面子。但回头想想,武术今天的成就、影响和价值,难道就是一个比赛项目?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所能带来的吗?冲奥失败了,也只是回头让我们总结其作为竞赛项目的优劣,但武术运动依然是国人乃至世界人心中的一块瑰宝。
责任编辑 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