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一、武术文化博大精深
(一)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从武术发展的历史看,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术理论中包含着浓厚的古典哲学思想。我国古典哲学中的“道”“气”之说以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理论等,均是武术理论的重要依据。“气”被视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天入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武术运动追求的一大境界;丽“知行合一”,傲到学以致用,则是演练武术的宗旨。总之,中国武术在保身、健身、尚德,自娱的理论观念指导下,运用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等。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拳理、拳技、技术战略,为各类功法构筑了牢固的武术理论基础。同时,武术与宗教、传统医学、兵家、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极大的影响。如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比其他任何宗教对武术的影响都全面而深刻。在技术与理论上,道教的行气、导引、吐纳之术直接为武术所借鉴,道教的无为,贵柔,主静等思想则直接指导着武术自身的理论建没和发展,太极拳等内家拳种的产生就是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而少林武术的发展则表明武术与佛教也有着不解之缘。武术与传统医学更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在相互融合、渗透中共同丰富发展。二者都讲究“精,气、神”,注重内外兼修(治),而且武术不少拳种就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健身的。武术与军事可谓是同源之水、同本之木,这是由二者的攻防格斗本质决定的。武术与传统文学艺术则有着相互滋养的关系,如武侠文学就是在武术影响下产生的独特民族文学,武侠文学又与现代大众传媒电影、电视结缘,更增强了感染力;再如杂技、舞蹈、戏曲、书法等与武术都有相通之处,很多武术人土,同时又是演艺名家。这些都说明中华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崇德尚武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学拳以德行为光”。注重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鲜明特点。根植子中华传统文化上壤的武术。各方面无不贯穿着浓厚的伦理道德思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崇德尚武相辅相成。儒家仁学思想是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仁”体现了一种博大的爱心,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义”是一种伦理观念,强调习武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则体现了武德中的“礼”,包含了虚心和谦和、博大兼容、以武会友、团结一心等传统美德。“信”是指要诚实可靠、信守承诺,这更是武术界注重的优良传统:“勇”集中体现了习武者要善恶分明,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潍坊历史上曾发生过民间“二陈”“火烧洋楼”的事件,这可以说是当时武林仁人志士仗义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