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大刀看顶手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其他拳术 > 三十六闭手(一)
隐藏右侧

三十六闭手(一)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这套三十六闭手是四川广安悦来场马家所传,后在“全国十大武术名师”赵子虬老先生的传承、丰富和发展下,兼融了独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为内涵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巴渝风格的南拳拳种。赵老之子幼生,为了弘扬民族国粹,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广泛推广和普及,对该拳种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流行于原川东、川北地区的化门拳种,“以拳为主,多用手腕,制化敌劲,引进落空”。所谓“快打慢、巧打拙、有力打无力”。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主要手法有“巴、探、挂、拿”等。其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轻脚快。三十六闭手属蚕闭门(即化门)拳种。其内容丰富,方法多变,攻防严密,腿法手法齐备,是蚕闭门拳种‘中的重要套路之一。所谓“蚕”,即行拳时如蚕吐丝,连绵不断;所谓“闭”,是应敌时紧封敌手,避实击虚。三十六闭手也叫“天罡手”,俗称天罡星三十六。三十六式各有专名专谱可循,但每式不是一个动作,而是攻防中的一组手法,难以拆开。它具有远踢近膝、远手近肘的特点。即远攻时施拳脚,近攻时用腿膝以及五峰六肘。套路中还明显表现了远打近拿,靠身跌法,打、拿、跌三法具备的独特风格。练习起来要求犹如猫蹿狗闪、兔滚鹰翻、龟背(含胸)牛臀(收臀)、鱼翔蛇钻;能心如寒潭之水,气似贯日长虹,势如出山饿虎,疾如奔江渴龙。

    此套拳讲究攻防手法,掌形用柳叶掌,钩手用鹰爪,拳用凤眼拳。每一个动作及发掌出拳都讲究吞、吐、浮、沉(即进退高低),特别着重“发”(发力于腰)、“送”(送力在肩)、“收”(收力在肘)三字,这样便于回击,以利再攻。这套拳一般使用短手,力求紧卷,上眉下膝,手不离腮,肘不离怀。然而也必须注意近中求远,进退灵便。步型多用半马步,上步多先进前脚,后退先退后脚(此谓娑娑步)。功架以高桩为主,但有些动作也须下沉,做到“浮中见沉”。

    技击上,三十六闭手应着眼于“封闭”,使对手进攻落空,无法施展其长技。封与闭作用有别,封是外接,闭是内靠。接与靠都是指与对方两手相接,须着意一“化”字。化解对方力量要注意两法:一是“让”,戒绝斗劲,在于引进落空;二是“粘”,粘之即进,在于借力乘势。

    初练三十六闭手,在学会动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熟悉此拳式的基本要求,领会以下“练功歌诀”:

    1.步下基础,虚实两投,活泼稳健,随波逐流;

    2.手法步法,随曲随直,曲则无妨,直则受敌;

    3.腿法宜矮,步法宜圈,拳法宜钻,掌法宜翻;

    4、入门之要,首重地盘,精神集中,气沉丹田。其次,在功架规格、劲力顺达、方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提高锻炼的健身和技击价值,做到神形兼备,就必须进一步深明拳术的攻防含义。“攻防歌诀”如下:

    1.攻敌宜坚,自守宜重,以逸待劳,以静制动;

    2.技击之长,在于斗智,知己知彼,借力乘势;

    3.擒拿治扣,随握随释,松则自逸,紧则自掣;

    4.照左击右,上惊下取,诱敌生疑,顾此失彼;

    5.应敌纲领,诱字为首,善于诱敌,敌人束手;

    6.先发制人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