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猴子轻灵智敏,诡计多端,拳法衍变来源于性灵之本性。母型拳为“猴子抓面”,子形拳有“猿猴献桃”(也称“猴子掇腮”)及“猴子背山”。综观猴形拳,呈一势多法,一法多艺,一艺多果,属轻灵性拳法。
凌厉之拳法
猴形拳是依据猴子的性灵智敏,动作奇快之本能创编的像形拳法,母型拳谓之“猴子抓面”。拳法为手脚并用,掌呈五指微开的猴掌。以右猴形拳为例,出左步,腿微曲,支撑躯体,右腿平抬,脚尖、膝尖平伸,出腿之际双膊齐出,呈斜上势,掌心向上,右前左后,三次连环掌冲擦彼面部,此为束身过程。随着展身打虎步,双掌变为双托塌击彼胸,或以虎形双把推击彼身。然后上右步,曲腿撑体,抬左腿,如前所述打左猴拳。猴拳规迹呈直线冲起势,膝盖冲起击彼阴,双掌冲起擦彼面,以45度冲起为佳。猴形子型拳有二。一曰“猿猴献桃”,也叫“猴子掇腮”。起腿叫猿猴献桃,不起腿是猴子掇腮,主击部位即腮帮子,包括下巴。二曰“灵猴背山”。“猴背”本是十三拳之一,利用转身用脊背击人,同时用捩拽手法,抓取对方可抓之处,在突然下势(下蹲)之时,将对手摔倒在地。演练时,三势联袂,打完“猴子抓面”,就接“灵猴背山”,转身再打猴子掇腮。
怪异之劲力
猴形拳的劲力为冲起复转性劲力,这是膊腿并用的同一性劲力,但在手法使用上却不仅“冲起”,且重在复转性连环劲力,即双掌如轮似圈,沿着圆弧劲路连环复转使用,一掌冲出去,另一掌抽回来,连续不断地击打对方面部,直至脖颈各个要害部位,而在对方受挫之际,复转连环性劲力疾速转为塌砸性劲力,将手托塌砸于彼胸,或者转为践冲性劲力,以双掌推击彼胸(腹),沿抛物线推抛而去。这种变化劲力呈“~”型路线,在劲力变化中谓之超短性劲力,有余力再用之功能,有猝不及防之功效。另外,它的复转性劲力还表现在子形拳法之中。如猴子抓面也有不如愿之事,而用砸塌性劲力托击或推扑对手,在对手的避防之下,也不可能得逞,甚至被对方反裹斜搡,使我呈斜转被动之局面。此刻,尽可顺水推舟,趁斜转之势以脊背靠击对方,当然脚根要稳,身体要下势,躯体要“弓”,用背凸甩打彼胸,此招也属败中取胜之法,在背靠之际变招“灵猴背山”,抓取对方中节部位的可抓之处,利用下蹲斜搡劲,将对手摔倒在地。“抓面”变为“背山”,就是复转性劲力所致。而转身再变“猴子掇腮”,更是复转之复转,而且是由斜下劲力复转为上冲劲力,故能顺其自然地循其径道掇取彼腮。
鲜明之特点
猴形拳拳法奥妙,变化无穷,谓之“一箭三雕”,也称“举一反四”。“一箭”为臂腿齐出,如离弦之箭。“三雕”则是掌击彼面,膝顶彼阴、脚尖踢彼膝。一箭三雕只是束身阶段的用法,展身再击对方,则就是“举一反四”,除擦面部,击彼阴,踢彼膝之外,翻掌之中则去点穴,所以谓之举一反四。当然拳法甚佳还须功力相当和应用自如,否则也是望洋兴叹,画饼充饥。但是猴形拳的特点却是不容置疑。由于猴子性灵,灵乃万变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