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江苏蒋良
阳湖拳,义称“常州南拳”,是江苏省唯一的地方拳种,极具常州特色。据《武进县志》记载:“徒手,器械武术在县境流传甚早,尤其是常州南拳(阳湖拳),它源出道家,创发于宋末元初,有700年的历史,500多种套路。”
阳湖,即常州的古名。宋元交替之际,一些爱国将领流落民间,教阳湖地区老百姓防身健体。另有宋代常州府武进人氏展昭创阳湖拳,一时阳湖四乡八村练武之风大兴。至明朝,又有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常州人唐荆川先生传承阳湖拳,并加以发扬。清代武侠白泰官、陆宜川,近现代刘德生、张凤池、沈全大、蒋浩泉等都是阳湖拳中出类拔萃,享有盛名的拳师。现在更有吴志泉、戴国宣、沙明熙、杨金孝、王宁等人不断挖掘继承,开阳湖拳武馆授徒,在国际大赛中屡获金银牌,并将阳湖拳推向世界。
阳湖拳又颇具地方特色。由于常州属水乡,陆地活动范围较小,水上劳作多,所以形成了拳式幅度小,紧凑实用,精悍灵巧的近身短打,可在船头、八仙台上练拳。二是拳架低矮,由于滚翻动作没有助跑,故而都是突发性的原地旋翻和腾挪。三是快速勇猛,既没有南方拳那样的慢速运气推力和间断性移步,又没有北方拳那样的高架亮相及大幅度助跑间隙,猛在于其灵巧的快攻和突发性。四是边练边唱,练拳时拉起架子,同时唱起歌诀,歌诀内容皆为历史典故,诸如“关云长单刀赴会”、“张飞喝断当阳桥”、“神机妙算诸葛亮”等等,形成了开合呼吸法,越唱越练越有劲。五是拳路短套,因为速度快,没有滞留,能量消耗大,所以每套动作一般不超过30个。
阳湖拳自古以来有几派,戴溪、周铁、双庙、洛阳、遥观一带称“阳胡派”;横山、芙蓉、东青、潞城、郑陆、焦溪、三河口及江阴一带称“横山派”;宜兴溧阳一带称“西山派”;卜戈、泰村、奔牛、夏溪、东安及金坛称“茅山派”;城内元妙观的称“紫阳派”。
(责任编辑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