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三尖對照
>功夫频道>武术相关 > 武术文化 > 《形意拳学》——中华武学发展的里程碑纪念《形意拳学》公开出版l00周年
隐藏右侧

《形意拳学》——中华武学发展的里程碑纪念《形意拳学》公开出版l00周年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北京 童旭东

    1915年,孙禄堂先生编著的《形意拳学》公开出版,这标志着中华武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是中华武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形意拳学》是非常难以读懂的,即使那些专业从事武术理论研究的工作者,能读懂其意蕴的仍是凤毛麟角。故而孙禄堂先生曾发出这样感慨: “吾言虽详且尽,犹虑能解者百人中无一二人。”当然,《形意拳学》之难懂并非文字晦涩,而是难在武学境界、文化底蕴、科学知识这三个方面。对于今人来说,要想读懂《形意拳学》的意蕴,至少也需要武学、文化和科学这三个方面的素养。

    《形意拳学》之难懂首先表现在拳与道合武学境界上。《近今北方健者传》中记载,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三家拳学由孙禄堂集之大成。《近世拳师谱》记载“其拳械皆臻绝诣,技击独步于时,为治技者冠。……一生术合于道,其武艺举世无匹。”当时武林中公认孙禄堂先生是一位技击功夫登峰造极、武功造诣独临武学巅峰的大宗师。

    孙禄堂先生的武学高明之处在于发明了“极还虚之道”,以虚无一气贯穿拳学之体用,极后天技击之能而返先天,还虚合道,使技击之能登峰造极。

    《形意拳学》中以混沌开辟天地五行为纲,以天地五行化生十二形为目,进而再以十二形化生万形以求全天地万物之理,其理者内劲也。从而使形意拳成为各派拳艺的基础。形意拳的基础是无极、太极两学。

    无极之学就是一个类似立正的姿势,加以混混沌沌的状态;而太极之学就是一个转身45度。这两个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成了拳学的基础,确实让人费解。这也正反映出孙禄堂先生的武学实践、境界与见识的超越他人之处。

    由身心体验无极生一气的状态,要从最自然、最平常的姿态中入手,使人一步入门,一下抓住核心,体会到返先天的状态,以后逐步扩展。因此在拳术中将这种源自混沌的、虚无一气的状态贯穿拳式始终,将内在的虚无一气与外在的技击拳式相合一家、相得益彰,内劲出焉。孙禄堂先生指出, “虚无一气”在拳中成为内劲,是内外合一的结果。这种内劲来自形神全体。此学说在拳学实践上已超越了苌乃周先生的“中气论”。

    “中气论”乃有为之法,用意积气于小腹虚危穴内, “必须用口尽力一吸,上闭咽喉,气由上而直下,至丹田,两肩一塌,两肘一沉,两肋一束,气自擎于中宫,不致胸中无物矣。”苌乃周先生意在提醒初学者, “初学莫言炼气,先将身法、步眼比清,又不可使力,须因势之自然,徐徐轮舞,务将外形安放一家,再令轻活圆熟,转关停顿,操纵开合,一一如式,势势展施,将筋节骨骸,处处松开,方得为妙。”是为高论。

    “中气论”中用口尽力吸气,气擎于中宫之说,容易操作和理解。而混沌生虚无一气之理由无极学、太极学入手,不易掌握其义。但那种“积气于中宫”的做法,是孙禄堂先生所摒弃的。因为孙禄堂先生认为腹中运气不能产生内劲。孙禄堂先生指出内劲之性“独能伸缩往来,循环不穷,充周无间也。”根本无须有意运使,乃无形、无相、无意之用,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