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潍坊武术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以远。春秋时期,齐人就曾以“隆技击”而闻名天下,并引起兵家的重视。考古发现,汉画像石中有关武术活动,或是与武术阳关的杂技之类的题材与内容,均为数不少。此后历朝历代,潍坊武术不断发展完善。隋唐武举制度的创立,对潍坊民间武术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明清两代,则是潍坊武术发展的集大成时期。
一、武举几仕成就了明清两代大批武功卓著的军事将才
武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古代非正式的武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武则天时,武举制度正式建立。从此,武举制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为历朝历代沿袭。古代武科与文科考试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中者分别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殿试成绩也分“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分别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并授“武进士及第”。据《潍县志》记载,“胜朝康熙中,准文生人文场,武生人武场,邑中由此进身者正复不少。”明清两代,据可考史料记载,潍坊曾出过两个武状元,武进士、武举人及其他武职官员更是不在少数,仅昌邑一地就有70多人中试并任各种武职,青州、高密等地还出现了一些历代以武从宦的武术世家。
《青州回族》一书记载,青州回族人丁殿祥,原名殿宁,字靖远,号菘生,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中武进士,殿试第一名,嘉庆皇帝钦点武状元。当年遂授一等侍卫,放陆安游击,后升任广西参将;又由寿张游击晋升义宁协镇,协办阅兵大臣,诰封武功将军。殿祥六弟殿甲,也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武进士,授二等侍卫,任直隶玉田营都司,其余四兄弟,一武举,一武生,一宫外倭。殿祥子二人,治平、秀平,均系武生,一任益都泛千总,一任候补把总。嗣后武举、武生中者不断,堪称青州回族武术世家。至今在青州府南营街路西仍有武状元府第。
另一武状元是昌邑人宋占魁。据《昌邑古县志》(光绪志)和《昌邑历史人物》记载, 宋占魁(1845~1906年),原名兆法,改名占魁,字捷臣,又字冠杰,昌邑王珂村人。幼年家贫,以卖粉、劈柴为生,身材魁梧,力大超群,拜师习武,得中光绪壬午科武举,丙戌(1886年)科武状元,慈禧亲赐花翎,授御前头等侍卫,平阳附参将,调抚标中军加总兵衔,后改署得胜口参将,卒于官。
明清两代,潍坊的武举人、武进士及武官不胜枚举。明崇祯中期,临朐人史同升中武举,崇祯末中武进士,授候选都卫。据《临朐进士传略》记载,“同升自幼习文练武,怀经世之才,武艺超群,尤善弹丸”。明末清初,高密赵家卣坊人赵遂良中武举;清初,其侄赵山阜又中武举。从此赵家武术长盛不衰,直到解放后仍然有名。清顺治十一年,高密人张文明中武举,后为兵部射策进士,于康熙十年被授广州前卫守备。《高密史话》记载,“张文明精骑射,善交游,器量恢弘,常与人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卒后谥号昭武将军。”清康熙年间,潍县出的武进士有姜鸣凤(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