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在《三国演义》武打场面的描写中,每当双方鏖战僵持不下之际,高手往往出入意料地使出舍命一招——卖个破绽!这实在是正中求奇、本中弄险的一着。读者每读至此,虽不一定为主人公的命运失色咋舌,但手心里总不免捏出一把汗来。
傅佥就难得地使过这一高招,虽然他在三国上将军行列中只算是个平平的角色。那是第一百一十二回:“王真挺枪出马,蜀将中傅佥出迎,战不十合,佥卖个破绽,王真便挺枪来刺;傅佥闪过,活捉真于马上,便回本阵。”
第六十三回,张飞擒严颜,亦赖此招。此招在张飞技击中的出现,是张飞个人搏击术成熟的标志。其时,“四下里锣声大震,众军杀来。严颜见了张飞,举手无措,交马战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严颜一刀砍来,张飞闪过,撞将过去,扯住严颜甲丝,生擒过来……”
以上两场战斗的画龙点睛之笔,在“卖个破绽”四个字。我们起码得到如下的印象:
1.傅、张与王、严交手,都是“战不十合”,也就是,戏刚开了个头,是好是坏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就“卖个破绽”了。显然,这并非是傅、张力量不够、武技不高的缺陷,而是主动为之,自觉为之,不属过失,而属故意。
2.“破绽”者,对敌是攻击之天赐空当,对己则是防守薄弱环节。傅、张在毫无外力的威逼或利诱下,完全自愿地自“卖”破绽,白讨苦吃,倒不是风格高尚,而是大有深意,因为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自戕性命的笨蛋。观察傅、张二将,战不十合便走此险棋,显然为图速战速决。如果双方深沟高垒、坚壁自守,谁都极力隐藏庐山真面貌,谁都不先使出撒手锏,必然耗力费神,而破绽一露,则大不相同了,对手必定见空就补,见空就插,也必定亮出看家本领,暴露真实意图,就像带有阴阳电荷的两片云层相遇,立刻发响声,立刻爆火花,是雌是雄立见分晓。
3.傅佥、张飞有准备有限度地露个缺陷,终于诱使和调动了王真向自己挺枪、严颜对自己砍刀,说明傅、张的“破绽”有反应了。王真的斤两被傅佥称透了,严颜的进攻意图赤裸裸地自我坦白了,剩下的就是听凭傅、张二将的摆布了。
4.“先与”之后,傅、张二将都使用了闪战法,从而在运动中造成了王、严二将或有过失,出现漏洞,或立足不住,失去平衡,在王真、严颜的枪力、刀劲被引进落空之后,傅、张立刻一反忍辱负重的脸面,一下子改变了主动送上前、迎上前挨打的局面,毫不客气地转入了“后夺”决战,“撞将过去”,顺势活捉对手。想战斗伊始,傅、张二将卖个破绽,真真地好似你打了他左嘴巴,他又送上来右嘴巴的“阿弥陀佛”;此刻,王、严才体会到,傅、张压根儿不是吃素的,“劝君让人先一步,后发制人棋更高”,陈毅元帅的这句诗,惜哉,王将军、严将军当时无幸拜读。
不过,这“卖个破绽”并不是三国上将的专利,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楚汉相争、隋唐演义,从杨家将、岳家将到戚氏御倭、康熙平北……总之,在表现中国式兵团战役的武打中,可以经常见到这弄险一招。倘只有傅佥、张飞,也许可以读作争强好胜、哗众取宠之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