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版
- 原貌版
作为一项象征着中国人生存方式的体育和文化样式,武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当中国武术在一些国家逐渐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时,国内的武术发展却出现了某些滑坡。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武术在中国群众参与的体育项目表中,风光不再,武术(含太极拳)已经位列10名之后,比较1996年武术(含太极拳)占据前10名的景象,不能不说是一个落差,它对武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警醒的标志。
当笔者看到这个数字时,起初并不敏感,只是注意到《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的作者对此给出的解释:与1996年相比,体育人口在活动内容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只是气功、太极拳、武术、地掷球、门球等项目参加人数有所减少,而参与球类、舞蹈等娱乐、竞技性强的项目,以及登山活动人数有所增加。根据这个描述,武术似乎是因为娱乐、竞技性不够强而导致滑坡的。
然而,当我每日早晨漫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街头看到外国人认真然而却生硬地练习太极拳;当我了解到在国外的一些中国武术界人士时常组织外国武术爱好者来华进行短期交流;当我了解到武术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普遍流行项目的第10名,常年习练者多达200万人时,我开始感到了一丝震撼。
武术作为一项将身体动作、技巧和姿态与意志、情感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的特殊的体育运动形式,有人认为它的最本质特点是内外兼修。笔者以为,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其他体育运动形式何尝不是内外兼修呢?区分武术与其他体育活动形式的差别,笔者以为最根本的一条不在于内外兼修,而在于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武术的习练是将内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与外显的动作技巧和姿态节奏高度整合地进行同构的过程。由于中国武术长期的历史积累和理论粘附,习武者所面临和必须应对的文化含量大大超出其他一切体育活动,并且在历史的进程中往往对武术的技术施加了它微妙而潜在的影响。
在许多文化含量并不太高的体育项目中,参与项目的习练本身虽然也需要在自觉意识支配下运动,但是其自觉意识中移植的更多的是生物学科理论,而非深厚和宏富的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武术是在中国模糊判断和循环封闭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长期以来浸淫在社会文化理论的长河中,可以说很少得到自然科学的眷顾。这其实就形成了武术竞赛讲究模糊而非精确评价、重视规则的绝对性而非相对性、强调参与者的自身特长而非通用技能这样一些特质,也因此形成了武术竞赛在今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很难被西方体育模式所认同,直到难以融入奥运会的尴尬。或者迫使武术不得不作出改变自身根本特征去趋附和屈服奥运会的举措,造成武术失去原本的真意。
其实,要想使武术真正成为奥运会项目和在世界健身和娱乐文化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还是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武术的习练过程是其外显模式和内隐模式不断同构的过程,它至少包含着三重不断螺旋上升的境界:武劲、武趣、武蕴。西方人学习中国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