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综合 图书 期刊 名家 图片 视频 养生 导航 专题
我的收藏
联系站长
切换繁体
谚语推荐: 三尖對照
>功夫频道>中国功夫 > 其他拳术 > 解析中国传统功夫——轻功
隐藏右侧

解析中国传统功夫——轻功

  • 0
    关注数
  • 收藏
  • 文字版
  • 原貌版


      随着现代电影、电视中出现的传统功夫——轻功,人们对轻功的误解与日俱增,在此本人特对传统武术的所谓“轻功”做存在与否的分析。
      轻功是轻身功夫的简称。关于轻功,史料中不乏记载,是一个至今在习武者中间有影响的传统武术功夫内容。当时我在岳池一中实习的时候,就有很多学生问我关于轻功的问题。从各类资料所描述的情况和一些书中所记述的功法内容看,轻功的形式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异乎寻常的纵跳能力,一类是“飞檐走壁”,还有一类是几乎可以脚不沾地的“踏雪无痕”。尽管上述三类表现形式不一,但都体现出一种“克服”地球引力能力的本质特点。至于目前有些论述将人体平衡控制能力和跑跳能力称为轻功,这符合科学的理性真实,但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文化真实。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轻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轻功进行科学的分析。
      
      一、对纵跳式轻功的分析
      
      纵跳式轻功前人又称为“纵跳术”,这是轻功的典型体现。对于传统武术轻功不能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弹跳”,而像一本《秘传武林轻功》中所说的是“一种超常的奇特功夫”,超常奇特之处在于飞檐上房的纵跳高度。《少林拳术秘诀》中说是“可以飞腾二丈以上,再久练不辍,更能逐渐增高”。对于这些功夫常见的训练方法是负重后的直膝跳坑。这一方法自清人至民国以来的一些有关书中多有介绍。大致过程是先掘一浅坑,立足其中,直腰直腿跳,并要求负重练习,练习时感觉重,然后去掉重量,使自身感到轻。民国也有“直膝跳一尺,屈膝跳一丈”之说。这种训练法至今还被人们称为“最妥善的(轻功)练习法”,或“无害的轻功练法”。
      从解剖学原理看,直膝跳主要是小腿肌群参与工作,而屈膝跳除此之外还有大腿肌群和臀大肌参与工作,显然,直膝跳训练发展小腿肌群的弹跳能力,难以提高参与屈膝跳的肌群能力。通过负重练习,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而关键是爆发力,特别是小腿肌群的爆发力,从而提高弹跳力,但这种弹跳力是有限的。据测,以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原地纵跳最高成绩为1.65米(原地双腿越过横杆)。再例如第26、27届奥运会男子跳高前三名的成绩分别是2.35米、2.32米、2.32米,一般跳高运动员的身高较高,而背越过杆的高度才两米三几,也就是说重心升高的高度才1米多。而传说中的高度比现在跳高世界纪录的高度还要高出很多;纵跳超过人体生理极限以外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
      
      二、对踏壁式轻功的分析
      

      踏壁俗称“走壁”,是传统轻功的另一种类型。如少林正宗七十二艺——壁虎游墙术说,“在应急时,可以上楼房高墙,高来高去,无阻挡之处,也可以用于侦探等”。有这样的功夫就会有训练这样的方法,他们的训练方法是,先在有一定倾斜的板或墙上慢慢游行,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板或墙的倾斜角度,直至板或墙与地面垂直,并能任意上下即大功告成。
      
      显然这又是一种“引而伸之”的类比推理产物,对此我们不妨用物理的力学原理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G为

    ...

    游客与普通会员仅显示1200个字符,如需浏览文章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陆 并升级为 白银VIP会员(1元/月) 才可以查看文章全部内容,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hwusu
编辑:
本站文章皆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传承中华武术,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武风形意首页

暂无内容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怎样投稿 |  手机版   

武风武术网 xhwusu@g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wf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